上週日在北京 Bookworm 書店+咖啡廳參加了一個很有趣的 DIY 土炮空氣淨化器活動。北京經常被陰霾籠罩, AQI (空氣質素指數) 大部份時間處於不健康水平,在北京生活,口罩和空氣淨化器必不可少。其實空氣淨化器的構造不複雜,簡單說就是由風機抽取室內空氣,通過濾網把空氣中的顆粒隔除 。濾網包括 HEPA,活性炭等。很多市面上賣的淨化器都用 HEPA,HEPA 效能高,相對廉宜,技術成熟,能過濾 99.7% 以上 0.3 微米的粒子,所以對付 PM 2.5 很有效。當然,淨化器廠商不會只滿足於此,爲了提高利潤,都會加些有的沒的功能,譬如除甲醛、除臭、殺菌等。不過,這些 fancy 的功能往往只是錦上添花,至少在帝都這些功能遠遠比不上過濾 PM 2.5 來得重要 (沒聽說北京的細菌特別猖狂)。
說回這個 workshop,它是由一位在北京做研究的美國心理學博士生 Thomas Talhelm 舉辦的。話說他對北京的空氣污染很擔心,但又發現市面上的空氣淨化器貴的離譜,所以就開始着手研究自製淨化器,然後把結果發表到 http://particlecounting.tumblr.com/。目前他做了兩款,一款售價 200 RMB(我自己算了一下,成本大概 160 RMB),另一款過濾效能更高名叫「大炮」的賣 450 RMB。
在他的「發明」面世前,就已經有人嘗試過自製空氣淨化器,把過濾網放在風扇的前面(或後面),這件事誰都會幹,你想問這有什麼值得講的吧?答案就是 open data。Thomas 爲了證明他的淨化器有用,他做了非常多的實驗,在特定的環境下,採集了大量的數據,並進行對照實驗,跟量產的淨化器對比,證明他的 poor man’s air purifier 效果不比那些賣幾千塊錢的過濾器差。最重要是他把實驗方法和數據公佈在 smart air 網站 和 particlecounting 博客,他對數據的嚴謹和認真態度都是長年在學術界鍛鍊出來的。他的朋友取笑他不願意付錢買淨化器,卻願意花 260 USD 買個粒子測量器,求真就是這個態度。
更買了各種不同的風扇,找出最好的一個用在下一代的「大炮」當中:
他還在不斷的進行各種實驗,目前正在測試 HEPA 在長期使用下效能的變化:
剛才說到 AQI,要注意 AQI 在各國的計算方法都不同。雖然美國和中國所用的算式一樣,但等級分類卻有點差別。分別在於 AQI 200 以下的時候,美國所用標準要求更高,AQI 200 以上則幾乎一樣,所以會出現下面的情況,左圖按照中國標準,右圖按照美國標準,以後 quote AQI 要小心囉:
最後順便推薦幾款監察中國 PM 2.5 的 Android app:
- Asia Air Quality 亚洲空气质量,aqicn.org 出品,信心保證,widget 一目瞭然,亞洲很多城市都能用。
- Air Quality China,好看,可以選擇美國或中國 AQI 標準,上面的 screenshot 就是用這個軟件。
- China Air Quality Index,能按照個別監測站,畫出各種污染物的每小時、日、月圖。